IMDplus分析首先采用传统的特征值分析,得到了结构在所关心的频率范围内的无阻尼振动模态,但如果要精确起见,还应包括所关心的频率范围之外的特征值。然后,IMDplus使用振动频率、参与系数和特征向量来计算每个振动模态对输入激励的响应。运用叠加法计算结构对各贡献频率的总体响应,且各贡献频率是能被查看出的。结构行为的线性假定使得IMDplus能使用线性叠加原理,这项技术的*直接结果就是:与传统的分步直接积分法相比,IMDplus有相当大的好处,在很多情况下,传统方法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只需要几秒钟。因此,IMD工具大大节约了设计和分析的时间,大大节约了低阻尼线性结构的瞬态动力分析的计算资源。
通过维持列车匀速过桥和简单调整模态计算的时间间隔,IMDplus移动荷载选项,可以简化不同速度列车过桥的动态响应分析。该移动荷载计算功能能在一次IMDplus执行中,计算多个不同列车速度过桥的动力响应。因此,很容易求得一种列车速度过桥的时程响应,或多个不同列车速度过桥动力响应的峰值。
地震分析选项分析了二维或三维结构,在支承节点处输入加速度时程条件下的响应。由于加速度时程是按每个激励方向指定的,因此所有节点同一方向的时程记录相同。而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要将不同的加速度记录施加到每一个整体坐标方向。在单个IMDplus分析中,能同时分析多达七种地震组合。能够输出时程、峰值概况、二阶响应谱(SRS)、模态组合等。
运用功能强大的LUSAS绘图功能,或使用标准的等值线、矢量图和峰值标注等可对计算结果进行显示。由于在IMDplus中已定义了阻尼和“时间步”,因此没必要为了结构动力响应的参数分析,而进行一系列费时费力的瞬态动力分析。
可以多种格式计算、可视化、绘图或输出的结果包括:
响应时间历史 -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程/动态放大系数/节点的反应或输出单元的力/应变时程。移动质量车辆的质量 - 弹簧 - 阻尼系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峰值响应汇总-**值/*小值/绝对峰值响应和位移/速度/加速度/动态放大因子/节点的反应或元素的力/应力/应变。
二次响应谱 - 可以根据节点的加速响应生成。
模态组合/因子历史 - 可以在分析的每个时间步输出结构响应的模态因子。
多事件(工况)模拟
快速求解
线性动力效应
支持多种类型单元节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响应分析,单元类型包括2D平面应变单元、2D平面应力单元、3D连续体单元、2D和3D梁单元、2D和3D节点单元、3D薄壳和厚壳单元
支持多种类型单元节点的内力/弯矩、应力/应变分析,单元类型包括2D平面应变单元、2D平面应力单元、3D连续体单元、2D和3D梁单元、2D和3D节点单元、3D薄壳和厚壳单元
定义复合轴,可在一次分析中进行不同种类车辆响应分析
求解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不受限制,如一些常见问题都可在256M内存的机器上轻松求解(求解只受指定机器限制)
以多种格式输出原始计算结果,自动生成Dplot格式的图形文件,供用户快速查看结果。Dplot文件浏览器可在www.dplot.com网上免费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