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要求的结构的屈曲分析通常是过于保守的,对于现存的结构,用区域性的设计规范来评估或加载额定荷载通常发现他们不能满足屈曲检验的要求,但是用LUSAS详细的屈曲分析通常可以展现它们额外的隐藏着的抗屈曲能力。
对于新的平板梁,箱形或槽型梁桥的设计,用LUSAS进行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屈曲分析可以研究梁在安装的时候的稳定性,研究随后平板浇筑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优化腹板和翼缘,支撑,加劲条的尺寸,以及一些临时支撑的位置。
线性屈曲 为了获得结构在一个特殊荷载作用下屈曲的潜力,可以进行一个线性的屈曲分析。线性的屈曲分析可以估计结构在失稳或倒塌之前所能承受的**荷载。因此LUSAS的分析可以基于经典弹性屈曲来提供荷载因素。由于结构的类型没有被规范所包括,而且P- 效应,提离影响,屈服效应并没有有效地存在于导致屈曲的荷载中,所以通过线性的屈曲分析给出的构件抗力的评估应该比从操作规范中获得的更加精确。然而,缺陷和非线性倾向于阻止大多数的“真正”的结构达到它们理论的弹性(或欧拉)屈曲强度,因此屈曲荷载因素特征值多少会有点估计过高。进行非线性的分析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非线性的屈曲 为了获得更加详细的结构屈曲评估,就要进行一个几何学上的非线性分析。基于此,如果发现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研究材料的和边界的非线性特征。通过一个几何学上的非线性分析,结构刚度矩阵会随这种影响结构性能(有时候也称为P- 效应)的荷载增量和附加位移而自动地更新。
非线性的屈曲可以发生在没有缺陷的原结构上,或者会根据一个线性屈曲模型缩放过的变形形状自动地增加一个缺陷。
结构也可能会在发生屈曲(比如屈服)的时候经历一些材料的非线性和/或一些边界的非线性(比如脱离支承)。通常建议逐步进行非线性效应模拟,其目的是为了评价每一个分别处在各个阶段的附加模型的结果。这样可以帮助对结构性能有进一步的理解,也可以帮助鉴定一些失败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
安装分析 
用LUSAS进行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可以研究梁在自重,施加的施工荷载如平板浇筑时产生的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构件可以相应地改变其尺寸大小,如果有必要的话,临时的支撑和约束也可以插入到模型中并进行测试来减小结构反应。
对于一些客户来说,用LUSAS进行屈曲分析安装检查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因为通过常规的设计方法来设计一些下翼缘很窄的开口箱形梁已经无效了。
网格灵敏度分析 有限元的分析是进行网格的灵敏度检查来确保结果比较保守的一种很好的做法。应该检查网格的密度来确保用到了足够的所选类型的单元。粗网格格栅会产生不保守的结果;细网格格栅可能会花费更长时间来求解而且也不精确。同样地,二阶单元通常会比带有非线性性能的线性单元得到更好的结果。不像其他的一些软件系统, LUSAS的网格格栅可以轻松地进行重新定义和操作而且不会丢失任何已经指定的支承条件和荷载---很完美地完成这种类型的工作。
例如如图所示的板梁用0.2m的分格进行划分,然后用0.1m的分格分配进行网格细化检查。结果显示位移的变化以及在**应力方面的差别只相差不到1%---也就是说,至少对于这个模型来说,初始的网格定义已经划分得足够细并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

 用LUSAS进行非线性分析的程序 进行初始线性分析并为因子荷载检查应力级别 执行网格灵敏度分析 运行一个线性的特征值屈曲分析来给定发生临界失稳的加载因子 保存模型并定义一个初始缺陷(如果有必要的话) 增加非线性的控制 运行一个初始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 必要时添加附加的非线性材料或边界条件
屈曲分析总结 线性的屈曲分析可以评估一个结构的抗屈曲能力,这可能对不在规范范围内的结构特别有用。 在某些情况下,线性的屈曲分析可能会适合用来检验是否满足抵抗屈曲的强度,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仅仅为一个完全非线性的屈曲分析提供一个好的起始点。 非线性的屈曲分析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屈曲评估并且可以包含几何的,材料的和边界的非线性效应。 LUSAS 提供了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所需要的所有功能,并且可以在进行阶段安装分析的整个过程中考虑非线性的屈曲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