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smo桥的评估
使用现场测量的方法,改进即将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结构的*初有限元模型,是非常有效的。丹麦的RAMBOLL,对瑞典的Forsmo桥成功的使用应变仪测量法,在对增加的货运列车轴向荷载而进行深入地结构评估分析前,调整了LUSAS Bridge的模型。 概述 Forsmo桥建造于1912年,是用铆钉锚固的钢-桁-拱铁路桥,全长263m,高50m。它横跨瑞典北部的Aangermann河,连接了Luleaa和Borlange两地。104m的主跨通过铰与两个边跨连接。作为瑞典国家铁路当局STAX 25计划的一部分,该桥将被评估并有可能进行加固,来满足25吨轴向荷载的货运列车。 建模 用LUSAS建造结构的三维模型,考虑整体变形的影响,以及主拱-桁结构和上层建筑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纵、横梁,以及主要和次要构件力的分配。另外,大量特殊用途的接缝,在LUSAS中被单独的建模,来获得它们的刚度,表明局部的影响。 在代表所有桥梁构件的整体模型的梁单元中,因为它,梁的重心、离心率以及复合接缝的刚度的获得,对给出有效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决定合适的值来建模是很困难的,因此应变仪被用来帮助微调模型。 应变仪测量 在***限状态和疲劳极限状态下,这种桥对力的分配是很敏感的。考虑到这些,瑞典分类手册标准推荐使用完全三维有限元建模,并采用现场应变仪测量方法来逐步改进模型。在Forsmo桥上,应变仪被安放在仔细选择的位置上,来获得在现役荷载下结构特性的信息。从上面这些,可以得到已知构造的标准货运列车和车轴重力的时序结果。
评估结果 从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的上层建筑(包括竖直、对角以及拱形构件等)足够承受30吨的轴向荷载以及相应的100KN/m的分布荷载。这些都比STAX25计划中要求的荷载水平要高。对于疲劳极限状态,临界构件和铆钉连接处的应力范围都符合瑞典分类手册标准。这意味着结构的这部分至少有能力更新为适合现代列车荷载水平。
有限元模型的更新和获得的益处 RAMBOLL和Swedish National Rail Administration在发表的关于Forsmo桥的论文中指出:“在***限状态,特别是疲劳极限状态中,评估结果得益于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同样地,如果没有使用现场测量的数据来改进有限元模型,评估像Forsmo这样的桥也是不可能的。” “全面详细的有限元模型的组合、灵敏度分析、现场测量以及模型的改进,被证明对于获得精确结果是必要的。一旦获得精确模型,将有更大的信心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像塑性分析、开裂机制分析或者安全可靠度分析。” |